森山康平來源:日本新華僑報
  中新網12月26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日前刊發對日本太平洋戰爭研究會副代表森山康平專訪聆聽他的戰爭觀。
  年過七旬的森山康平帶著學者應有的“書卷氣”,年輕時曾做過記者,之後成為一名學者,致力於戰爭研究。為了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維護和平,他剋服了多方面的干擾甚至威脅,在日本寫出了《南京大屠殺與三光作戰——記取歷史教訓》、《圖說日中戰爭》等等頗有影響力的著作,揭露了戰時日本軍國主義的滔滔罪行。
  訪談內容摘編如下:
  日本參加一戰的目的是中國東北
  記者:說到二戰時日本的戰爭行為,就不能不談到日本在一戰時的表現。在您看來,1914年,日本參加一戰的真正理由是什麼?是為了真心維護日英同盟?是為了搶占在中國東北的利益?還是為了緩和日本國內危機呢?
  森山康平:我認為還是為了中國東北的利益。當時日本政府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想借日英同盟之便實現進一步侵略。英國只希望借日本之力把盤踞在中國青島的德國艦隊趕走,阻止德國攻擊協約國艦隊。哪知日本藉此參戰並直接攻陷了青島。英國的抗議毫無作用。而且日本此後還提出了對華“二十一條”,要求保證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既得利益。日本以此為跳板,進一步侵略中國大陸。
  內部不統一軍部獨斷專行
  記者:據我瞭解,當時日本政府高層對是否參戰是有意見分歧的。內閣內部也沒有達成統一。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森山康平:的確如此,山縣有朋等人認為日本雖然戰勝了俄國,但是進一步侵略滿洲、東北是不可能的。不過,當時的外相加藤高明卻強硬主張擴大侵略。正是由於內部意見分歧,軍部才趁機在中國擴大勢力。
  到日俄戰爭前,日本軍部還在政府控制下。日俄戰爭得勝後,軍部就開始獨斷專行了。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日本侵占朝鮮後,軍部就直接要求增設師團,擴充兵力。
  1928年關東軍暗殺張作霖,之後3年又發動了“9•18事變”。“9•18事變”雖說是關東軍的直接行為,但實際上是提前實現了陸軍總部的意願。當時,外相幣原喜重郎並不希望進一步擴張,然而軍部已經不受政府控制。可以說,“9•18事變”是軍部開始獨斷專行的決定性事件。而1932年,時任首相犬養毅在“5•15事件”中被殺後,繼任的是海軍大臣齋藤實。自此,政黨黨首再無一人成為首相。政黨政治也被徹底破壞。
  不願告訴國民關於戰爭的往事
  記者:據我的瞭解,現在日本全國的舊海軍墓共有6處。我去看過許多這樣的目的,發現裡面有不少軍艦紀念碑。但是,像“高千穗”這樣的“名艦”卻沒有墓碑。您怎麼看這件事情?
  森山康平:那些軍艦紀念碑都是戰友會和遺族會建造的。戰後的日本政府沒有建立過紀念碑,就是不希望告訴國民關於戰爭的事情。
  日本戰後之所以不教授近現代史,是因為日本政府拒絕承認侵略戰爭的史實。雖然日本有數量龐大的日中戰爭(中國稱“抗日戰爭”)、太平洋戰爭的研究書籍,但是學校正規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年輕人對史實的無知。有些年輕人甚至不知道日美曾經交戰。如果有人談到這個話題,他們就反問“是誰贏了”。他們常常看到“零式戰鬥機”,卻從未思考過這背後的歷史。
  最近,電影故事片《永遠的0》大受歡迎,感動了不少觀眾。可惜這是一部荒謬之作。近幾年,許多“公知”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永遠的0》的作者百田尚樹認為南京大屠殺是編造的。另外在《正論》、《WILL》、《諸君》等雜誌中,一些極個別的看法被錯誤地誇大成政府的聲音,實在是愚蠢之極。聽說廣島大學有位教授在講義中提到從軍慰安婦問題,學生居然向校方舉報。校方就通知教授說:“不要再做這種有爭議的題目了”。
  日本變得前所未有的傲慢無禮
  記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日德青島戰爭時,日本對德國俘虜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如今,日本也喜歡把“板東收容所”也就是德軍戰俘營的事情拿出來炫耀一番。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對外國俘虜卻是粗暴惡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森山康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日本還知道遵守國際條約,是希望藉此維護和歐美國家間的友誼。當時日本陸軍中,德國“海歸”最多,軍人們也會自覺地善待德軍俘虜。
  但日中戰爭(抗日戰爭)開始後,日本變得前所未有的傲慢無禮。當時日本甚至認為,為了不讓歐美國家搶占中國,日本就要占領中國。中國人民應該感謝才是。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和美英開戰,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思想越發突出,開始否定民主主義、自由主義,宣揚要在天皇的指導下建設一個大家族主義的世界。因為思想上的對立,日本對歐美人也有了鮮明的敵意,在態度上就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完全不同了。
  “打老師”的日本應該一直道歉
  記者:在歷史、文化方面,中國算是日本的老師。明治維新後,在軍事、醫學、教育方面,德國都是日本的老師。此後,在政治、經濟、軍事、甚至國家體制等方面,美國都是日本的老師。但這三位老師都被日本攻擊了。日本為什麼會對“老師”下手呢?
  森山康平:自1853年美國“黑船來航”以後,日本就開始把“老師”變成“家臣”。為了占領歷史長久、文化純粹的朝鮮,甚至不惜和中國相爭,貪婪至極。日本人頑固地認為,如果為錯誤道歉,就會被羞辱,甚至被降格成為從屬國。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回顧歷史,朝鮮的“三一運動”,中國的“9•18事變”、“7•7事變”、南京大屠殺等,無一不是日本造成的。我認為,日本首相應該每逢紀念日就到當地去,在那裡宣誓和平,為過去的歷史道歉。不堅持道歉個5次、10次,一直道歉到受害國說不需要了,就無法解開國與國之間的心結。如果日本的政治家不這樣做,日本和中、韓關係的關係就無法順利發展。
  近現代日本對外十年一戰
  記者:日本1853年在美國的壓力下被迫開國,1854年簽訂《日美親善條約》,1864年薩英戰爭爆發,1874年出兵臺灣,1884年前後參與朝鮮甲申政變,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1904年日俄戰爭,1914年日德青島戰爭,幾乎是每十年一戰。您對此怎麼看?
  森山康平:的確。這其中有一些偶然因素。我不清楚戰艦更新的速度,是否恰好需要這些時間。例如聯合艦隊在日俄戰爭時,已同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時期大不相同。不過1914年,日德青島戰爭時期的艦隊和日俄戰爭中的相差無幾,但日本對陣的只是德國留在青島的一個小型艦隊。雖然日本希望從六六艦隊更新至八八艦隊,但財力跟不上。這裡,我想說一句,我父親當年曾去過中國,我記得他和我說過:“日本與中國之間,每十年是會有一次戰爭的。”這件事情,我印象非常深刻。
  話說回來,在《凡爾賽和約》簽訂後,華盛頓會議召開。當時,日本海軍知道自己根本無法完成八八艦隊計划了。所以,實施縮減軍備計劃,反而是救了日本。這樣,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順水推舟,他知道日本並不需要巨型軍艦,除非同美國對抗。所以確切地說,不是日本肯滿足於做美國的十分之六,而是美國肯滿足於做日本的六分之十。加藤大臣能壓制住海軍內部的反對,堅持縮減軍備,可見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但是,全面軍國主義的到來打破了這一切。日本政府單方面違背縮減軍備條約,建造了三艘“大和”級軍艦。我認為這毫無意義。
  險些實行“一億總玉碎”
  記者:有人認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如果美國沒有在日本投下原子彈,很可能是日本製造出原子彈後投向美國,您對此怎麼看?
  森山康平:日本當時雖然有了製造原子彈的計劃,但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造出來。我認為,當時如果美國不投下原子彈,日本就會進行“本土決戰”,就會實施“一億總玉碎”。國會認為沒有天皇的日本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日本人要戰鬥到死。其實,即使日本有再多的人犧牲,本土也會被美國單獨占領,或者被美英蘇中四國分割占領。
  戰爭時,我的父親是個小學老師,在政府的鼓動下去了中國東北。1942年,我出生在奉天(沈陽)。我曾詢問父親聽到“玉音放送”前的心情。他說:“以為是終於等到了“玉碎”的命令”。1946年7月我回到日本。我把那時候的戶籍本也帶來了。上面寫著“1942年7月23日,滿洲國奉天市出生,同月發行,同國特命全權大使發送。”(蔣豐)  (原標題:森山康平:日本需一直道歉才能解中國心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x99zxzm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