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沈德良
  國慶黃金周期間,很多人會選擇外出旅游。但用讀書的方式過節,同樣是一種愜意、悠然的選擇。
  “過節比上班還累”,相信是很多外出旅游者的共同感受。每逢黃金周,各大著名景區幾乎都是人擠人的節奏,“難忘的人頭”、“半個中國在路上”的無奈,“黃金周”變成了愛恨交加的“黃金粥”。七天長假,不見得一定要“行萬里路”,坐下來靜心讀幾本自己喜愛的書,一定會有異樣的收穫。
  當今時代,是一個用知識和智慧開啟未來的時代,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時代。平時,生活上的瑣事,工作上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硬指標,讓職場上的人難得靜下心來讀讀書。利用一周的假期,讀幾本自己喜愛的書、在工作中用得上的書,無疑是提高自己競爭力,防止“人才貶值”的有效辦法。
  養性莫若修身;至樂無如讀書。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壓力的加大,浮躁似乎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靜下心來,好好讀上幾本書,讓自己浮躁的心平和起來。大師林語堂曾經說過:“讀書之意義在於開茅塞,除陋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善靈性。”可以肯定,伴隨書香而來的,必將是大度開始壓過浮躁,儒雅開始驅逐粗俗。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倡導全民閱讀”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標志著全民閱讀已走進國家戰略的層面。當下,粗淺的瀏覽代替深度閱讀,碎片代替經典的現象,是文化傳承的障礙。大力推進全民閱讀活動,對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一個不愛讀書的社會,必定是一個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同樣,一個城市的精神品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民的閱讀氛圍和閱讀水平。
  世界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有一句話:“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換句話說,評價一座城市的節日是否有文化味道,要看有多少人願意用讀書的方式過節。  (原標題:國慶長假,讀書也悠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x99zxzm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